HOME 日本尖端医疗动态 海外医疗经济学者亲历癌症:日本体检有数据体现不了的优越性

日本尖端医疗动态

海外医疗经济学者亲历癌症:日本体检有数据体现不了的优越性

2018-09-03 09:43

最近,日本医疗体检媒体刊载了两篇连载文章,作者是一位国际医疗经济学者,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日本人。他在确诊为大肠癌在日本体检医院接受治疗后,向媒体投稿:

2014年秋天,我在东京四谷的一家专科医院接受了精密体检。很快他们就十分着急地把我叫过去,告诉我:“发现了大肠肿瘤,请您马上去消化科找专科医生治疗。”

在做精密体检的半年前左右,我总是很容易感到疲惫,而且便中带血。自己也有种不好的预感,而为了打消这种不安感,我和周围的朋友说,“我好像患了痔疮啊。”

检查结果显示,大肠癌已经到了3B的阶段。我此前做的分析数据显示,如果大肠癌的阶段是2,那么5年生存率是85%,3A的5年生存率是75%,3B的5年生存率就降到了60%以下。

 

于是,我心想完了,这要是在感受到身体异常的半年前立马就做了体检不就好了吗。我明明是一位医疗经济学者,通过论文告诉人们预防和体检的重要性,自己却没有把这话听进耳朵里。

作为医疗经济学者,我对比分析了日本和美国的手术治疗成绩和费用。美国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不同,跨度比较大;日本则是根据医院不同,医疗水平差距比较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所以,考虑在哪里接受治疗是最为重要的。

 

由于我加入的是美国的医疗保险和退休金,所以要是在日本治疗,我就不能享受保险,得全额自付。

一直和我共同做研究的美国知名医院院长劝我在美国治疗,但反复思考之后,我还是决定了回日本治疗。因为我一直在美国研究日本的治疗成绩,而且又在日本做精密体检时发现了癌症。

所以我有强烈的感觉——这就是命运指出的方向,让我在日本做手术吧。

我最后选择在癌研有明医院做大肠癌手术。因为2004年创建咨询公司时曾经和这家医院请教过手术室的运营方法。我曾用基准化分析法对比过好几家医院的诊疗数据以分析欧美医院的现状,现在我也用这个方法来分析日本的医院。

比如说大肠癌手术治疗,将各医院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比例差异用图表做可视化处理,便知道了各医院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水准差异。

最为感慨的还是“住院天数”上的差别。在美国做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5天患者必须出院,5天后不能算“医疗”,只能算“疗养”。而分析日本的数据可以看到,日本术后10天出院的情况比较多。

我曾经指出,日本医院医疗费用高涨以及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医疗费的支付制度,并认为日本应当将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一刀切”处理。但是,当我也成为患者之后,就再也不能坚持这个主张了。

因为在我住院的第5天,我的体力还处于只能往返病床和厕所之间,出院绝对是不可能的。这时,我也就突然理解了“患者友好型医疗”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这真是只有成了患者之后才有的切身体会。

医生和护士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感动,哪怕有的工作和态度和工资完全不挂钩,也仍旧对患者尽心尽力,这些都是我过去一直研究分析的“数据”所体现不了的。

这就是我作为患了大肠癌的医疗经济学者的新发现。

右侧悬浮框(PC)
返回头部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霓虹医療直通車微信客服

扫一扫加入

微信医疗咨询

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400-756-1151